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次韵金乡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其二 北宋 · 晁补之
七言律诗 押先韵
蜀客高词诧割鲜,直吞云梦气仍全。
自怜单阏穷为赋,不向元和共得仙(自注:求仁云若使汉廷重用赋,子虚应恨不同年。故以是答。)
嘉论一朝倾盖合,新诗半夜叩关传。
西窗却话巴山事,它日相逢忆此年。
朝奉大夫提举京东路保马兼保甲事杨公墓志铭元祐七年 北宋 · 晁补之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七四二、《鸡肋集》卷六四 创作地点:江苏省扬州市
公杨氏,讳景芬字祖德河南府洛阳人也。
其系盖出汉太尉震,而坊州司马、赠尚书左丞庆者,生子偕,少知名,其学长于论议,刚直廉洁而爱人,事昭陵翰林侍读学士
其弟任,幼而乐谊,不及仕以卒。
生子恂,为奉宁节度推官,赠通议大夫,退俭不矜伐。
两世宜大矣,皆以不期人知,人亦莫知之,以钟其庆于后而生公
公端静而开警,内刚而外和,敏于从政,善与人交,薰然忠厚君子也。
少治《春秋》,未尝与人言;
遇事发其论议,亹亹不可穷。
侍读任为试校书郎,调定陶主簿曹州司理真符,改大理丞,七迁至朝奉大夫,勋上轻车都尉,服三品。
尝知永城县事,知化州事,通判亳、定二州,擢石塘催纲、都水勾当公事提举淮南折纳,河北东路常平京东保马保甲,皆有能声。
化州并海,亡城郭,岁赋竹苇为藩。
飓风至,飘卷为虚。
居者不安,民疲于赋,且土疏不可城。
君奏乞库钱百万,陶甓城之,岁以无患。
海旁诸州,皆图去为式。
宣徽冯公京守亳,事无大小皆诿公。
公为一二裁处,而阴推其意于守,若不自己出者。
冯公心善之。
定守多重臣,尚威,通判簿书,无可否。
公曰:「州事,吾职也,岂出位者」?
有害于理、戾于法者争之。
帅宪韩公绛亦深知公。
其领淮南折纳,诸路皆有使,及还,争求对,冀得迁。
公曰:「事隶有司,且复命矣,尚求对何为」?
独不求对。
河北常平官庸人骛功,文檄山委,州县不能应,则被谴去。
公至,省十七八,谕州县以法如此,户部反诋其不如法,请罢公,然朝廷益知之。
会得疾卒,元祐二年正月十一日也,享年六十一。
元祐七年某月某日,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平洛乡张封村,从通议公之兆。
夫人张氏,某县君
子规,云安军司理、大郊社斋郎
二女,长适进士孟安,幼未行。
公事后母以孝闻,廪入不私,杨氏之吉凶礼事皆资焉。
尤为太师文公、司空吕公所知。
补之闻之孔子曰:「士任重而道远。
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!
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」!
天下之求于圣人之言者过,而期于士者薄。
曰仁,必伯夷,必颜渊,故后世之为仁者微。
孔子不云乎:「苟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,我未见力不足者」。
夫能一日用其力于仁,而孔子与其无不足,则自斯而往,曰是可与为士矣,可与任重而道远矣,何不可哉!
杨公始于事亲而亲安之,以施其族人而称慈,行己则人爱。
其政之在民者,民不忘也。
其庶乎所谓求仁莫近者,非邪?
补之先君与公善
初,补之教授北京国子监,贫无以葬先君。
公问所乏,赒其半,乃克葬,而公未始以为德也。
今公葬矣,补之不能身相事,尚忍铭公?
然以谓其故旧铭之耶,则非公之故旧,有信之者矣。
铭曰:
德藏于中,故人不知。
人不知者,天知之。
天实知之,其后昌有时。
王任试大理评事节推知县 北宋 · 王安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六八、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五二
敕某:尔任举者为令,而能修其职,以见推称。
命尔以为幕府之官,而又试以字人之事。
夫南面而听百里,岂轻也哉?
维能强恕以求仁,然后副吾置吏为民之意。
可。
迁入东府赐御筵谢表1071年10月7日 北宋 · 王安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七五、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五七、《皇朝文鉴》卷六六、《四六法海》卷三、《王荆公年谱》中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伏奉差中使传宣,今月七日辰时三刻迁入新府,并借官车就赐御筵者。
恩厚不赀,诚优贤之务称;
顽冥无似,欲报国而知难中谢。)
臣等过以凡材,并膺殊选,久壅贤路,上孤圣时。
伏惟皇帝陛下谋德在容,求仁以恕。
谓大臣方宣劳于王室,则上主当加恤其私家。
发使禁闱之中,视图魏阙之下。
取材置臬,一皆断于睿谋;
成事告功,初不烦于宰旅。
重纡衡盖,周视庭除,申以中人,喻之良月
使及日辰之吉,即于堂寝之安。
车府之傍牵,载其帑重;
移饔官之烹割,侑以鼓歌。
欢更逮于迩臣,宠已加于小己。
阴阳或谬,未知燮理之方;
风雨其除,徒赖帡幪之赐。
臣无任。
韩求仁1064年 北宋 · 王安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八八、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七二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○七、《圣宋文选》卷一一、《王文公年谱》卷二、《王荆公年谱考略》卷一一 创作地点:江苏省南京市
比承手笔,问以所疑,哀荒久不为报。
勤勤之意,不可以虚辱,故略以所闻致左右,不自知其中否也,唯求仁所择尔。
盖序《诗》者不知何人,然非达先王之法言者,不能为也。
故其言约而明,肆而深,要当精思而熟讲之尔,不当疑其有失也。
二《南》皆文王之诗,而其所系不同者,《周南》之诗,其志美,其道盛,微至于赳赳武夫、兔罝之人,远至于江汉汝坟之域,久至于衰世之公子,皆有以成其德;
《召南》则不能与于此,此其所以为诸侯之风,而系之召公者也。
夫事出于一人,而其不同如此者,盖所入有浅深,而所施有久近故尔。
所谓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者,《诗》之《序》固曰:「政有小大,故有《小雅》焉,有《大雅》焉」。
然所谓《大雅》者,积众小而为大。
故《小雅》之末,有疑于《大雅》者,此不可不知也。
又作诗者,其志各有所主,其言及于大而志之所主者小,其言及于小而志之所主者大,此又不可不知也。
司马迁以为《大雅》言王公大人,而德逮黎庶,《小雅》讥小己之得失,而其流及上。
此言可用也。
宣王之《大雅》,其善疑于小;
幽王之《小雅》,其恶疑于大。
宣王之善微矣,其大者如此而已;
幽王之恶大矣,其小者犹如此也。
凡《序》言刺某者,一人之事也;
言刺时者,非一人之事也。
刺言其事,疾言其情。
或言其事,或言其情,其实一也。
何以知其如此?
「《墙有茨》,卫人刺其上也」,而卒曰「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」,是以知其如此也。
刺乱,为乱者作也;
闵乱,为遭乱者作也。
何以知其如此?
平王之《扬之水》,先束薪而后束楚,忽之《扬之水》,先束楚而后束薪。
周之乱在上,而郑之乱在下故也。
乱在上则刺其上,乱在下则闵其上,是以知其如此也。
管、蔡为乱,成王幼冲,周公作《鸱鸮》以遗王,非疾成王而刺之也,特以救乱而已,故不言刺乱也。
言刺乱、刺褊、刺奢、刺荒,序其所刺之事也。
言刺时者,明非一人之事尔,非谓其不乱也。
《关雎》之诗所谓「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」者,孔子所谓「哀而不伤」者也。
《何彼襛矣》之诗所谓「平王」者,犹格王、宁王而已,非东周平王也;
所谓「齐侯」者,犹康侯、宁侯而已,非营丘之齐侯也。
《郑·缁衣》之诗宜也、好也、席也,此其先后之序也。
此诗言武公父子,善善之无已,故《序》曰:「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」。
席,多也。
宜者,以言其所善之当也;
多者,以言其所善之众也。
缁衣者,君臣同朝之服也;
「适子之馆」者,就之也;
为之改作缁衣而授之以粲者,举而养之也。
能就之,又能举而养之,此所以为有国者之善善,而异于匹夫之善善也。
夫有国善善如此,则优于天下矣,其能父子善于其职,而国人美之,不亦宜乎!
《生民》之诗所谓「是任是负,以归肇祀」者,言后稷既开国,任负所种之谷以归而祀尔,非以谓兆帝祀于郊也。
所谓「卬于豆,于豆于登,其香始升,上帝居歆」者,言我既为天子得祀郊,则于豆登,其香始升,而上帝居歆尔,非以为后稷得郊也。
其卒曰「胡臭亶时,庶无罪悔,以迄于今」者,言上帝所以居歆,何臭之亶时乎?
乃以后祀,则庶无罪悔,以迄于今,得郊祀之时尔。
盖所谓「文武之功,起于后稷,故推以配天」者此也。
卫有邶、鄘之诗,而说者以谓卫后世并邶、鄘而取之,理或然也。
既无所受之,则疑而阙之可也。
意诚而心正,心正则无所为而不正。
孔子曰:「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」。
此《诗》之言,故曰「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」也,非以它经为有异乎此也。
吾之所受者为此,则彼者吾之所也。
所谓「彼哉彼哉」者,盖孔子之所也。
孔子曰「管仲如其仁」,仁也。
扬子谓「屈原如其智」,不智也。
犹之《诗》以不明为明,又以不明为昏。
考其辞之终始,则其文虽同,不害其意异也。
忠足以尽己,恕足以尽物,虽孔子之道,又何以加于此?
而论者或以谓孔子之道,神明不测,非忠恕之所能尽。
虽然,此非所以告曾子者也。
「好勇过我」也者,所谓能勇而不能怯者也,能勇而不能怯,非成材也,故孔子无所取。
古者凤鸟至,河出图,皆圣人在上之时。
其言「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」者,盖曰无圣人在上而已矣。
颜子具圣人之体而微,所谓美人也。
其于尊五美、屏四恶,非待教也。
若夫郑声佞人,则由外铄我者也。
虽若颜子者,不放而远之,则其于为邦也,不能无败。
《书》曰:「能哲而惠,何忧乎驩兜
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」?
由此观之,佞人者,尧舜之所难,而况于颜子者乎!
夫佞人之所以入人者,言而已。
言之入人,不如声之深,则郑声之可畏,固又甚矣。
孔子曰:「如有所誉,其有所试矣」。
谓颜子「三月不违仁」者,盖有所试矣。
虽然,颜子之行,非终于此,其后孔子告之以「克己复礼」,而「请事斯语」矣。
夫能言动视听以礼,则盖已终身未尝违仁,非特三月而已也。
语道之全,则无不在也,无不为也,学者所不能据也,而不可以不心存焉。
道之在我者为德,德可据也。
以德爱者为仁,仁譬则左也,义譬则右也。
德以仁为主,故君子在仁义之间,所当依者仁而已。
孔子之去鲁也,知者以为为无礼也。
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也。
以微罪行也者,依于仁而已。
礼,体此者也;
智,知此者也;
信,信此者也。
孔子曰「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」,而不及乎义礼智信者,其说盖如此也。
扬子曰:「道以道之,德以得之,仁以人之,义以宜之,礼以体之,天也。
合则浑,离则散,一人而兼统四体者,其身全乎」!
老子曰:「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」。
扬子言其合,老子言其离,此其所以异也。
韩文公知「道有君子有小人,德有凶有吉」,而不知仁义之无以异于道德,此为不知道德也。
管仲九合诸侯,一正天下,此孟子所谓天之大任者也。
不能如大人正己而物正,此孔子所谓小器者也。
言各有所当,非相违也。
昔之论人者,或谓之圣人,或谓之贤人,或谓之君子,或谓之仁人,或谓之善人,或谓之士。
《微子》一篇,记古之人出处去就,盖略有次序。
其终所记八士者,其行特可谓之士而已矣。
当记此时,此八人之行,盖犹有所见,今亡矣,其行不可得而考也。
无君子小人,至于五世则流泽尽,泽尽则服尽,而尊亲之礼息。
万世莫不尊亲者,孔子也。
孟子曰:「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」。
孟子所谓「市,廛而不徵,法而不廛」者,先儒以国中之地谓之廛,以《周官》考之,此说是也。
廛而不徵者,赋其市地之廛,而不徵其货;
法而不廛者,治之以市官之法,而不赋其廛。
或廛而不徵,或法而不廛。
盖制商贾者恶其,盛则人去本者众,又恶其衰,衰则货不通。
故制法以权之,稍盛则廛而不徵,已衰则法而不廛。
文王之时,关,讥而不徵,及周公制礼,则凶荒札丧,然后无徵,盖所以权之也。
贡者,夏后氏之法,而孟子以为不善者。
不善,非夏后氏之罪也,时而已矣。
责难于君者,吾闻之矣,责善于友者,吾闻之矣。
虽然,其于君也,曰「以道事之,不可则止」,其于友也,曰「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则止」。
王驩孟子,非君也,非友也。
彼未尝谋于孟子,则孟子未尝与之言,不亦宜乎!
求仁所问于《易》者,尚非《易》之蕴也。
能尽于《诗》《书》《论语》之言,则此皆不问而可知。
某尝学《易》矣,读而思之,自以为如此,则书之以待知《易》者质其义。
当是时,未可以学《易》也,唯无师友之故,不得其序,以过于进取。
乃今而后,知昔之为可悔,而其书往往已为不知者所传,追思之未尝不愧也。
以某之愧悔,故亦欲求仁慎之。
盖以求仁之才能而好问如此,某所以告于左右者,不敢不尽,冀有以亮之而已。
至于《春秋》三传,既不足信,故于诸经尤为难知,辱问皆不果答,亦冀有以亮之。
伯夷1049年 北宋 · 王安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九九、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六三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三、《历代名贤确论》卷七、《名世文宗》卷二三 创作地点:浙江省宁波市
事有出于千世之前,圣贤辩之甚详而明,然后世不深考之,因以偏见独识,遂以为说,既失其本,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,盖有之矣,伯夷是已。
伯夷,古之论有孔子、孟子焉,以孔、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,是愈益可信也。
孔子曰:「不念旧恶,求仁而得仁,饿于首阳之下,逸民也」。
孟子曰:「伯夷非其君不事,不立恶人之朝,避北海之滨,目不视恶色,不事不肖,百世之师也」。
故孔、孟皆以伯夷之恶,不念以怨,不忍事之,以求其仁,饿而避,不自降辱,以待天下之清,而号为圣人耳
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,伯夷叩马而谏,天下宗周,而耻之,义不食周粟,而为《采薇之歌》。
韩子因之,亦为之颂,以为微二子,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。
是大不然也。
夫商衰而以不仁残天下,天下孰不病
而尤者,伯夷也。
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,则往归焉。
当是之时,欲者,二人之心岂有异邪?
武王一奋,太公相之,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,伯夷乃不与,何哉?
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,行年八十馀,而春秋固已高矣。
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,计亦数千里之远,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,岁亦不下十数,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,乃死于北海邪?
抑来而死于道路邪?
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?
如是而言伯夷,其亦理有不存者也。
武王倡大义于天下,太公相成之,而独以为,岂伯夷乎?
天下之道二,仁与不仁也。
之为君,不仁也;
武王之为君,仁也。
伯夷固不事不仁之,以待仁而后出。
武王之仁焉,又不事之,则伯夷何处乎?
余故曰,圣贤辩之甚明,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。
呜呼,使伯夷之不死,以及武王之时,其烈岂独太公哉!